626、两级反转!(1 / 1)

朱允炆被皇帝召见了。

也就是说,朱元璋其实还在深宫藏着,只是一直不愿意见朱怀。

朱允炆故意对朱怀说了这番话,这点小心思朱怀怎能没看透。

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朱允炆道:“二弟可否帮我给皇爷爷带句话。”

朱允炆似乎没听到一般,拂袖朝前走去。

朱怀摇摇头,愣在原地,矗立在雪花之中,双目失神,黯然无光。

回到东宫,朱怀揉了揉额头。

后天就要大婚,廖家兄弟和唐塞儿还被关在诏狱。

老爷子现在还憋着怒火,朱怀从没见过老爷子发过这么大火气。

他不由有些心忧。

如果找到朱元璋,该怎么对老爷子解释,这依旧需要朱怀费心费神。

私藏白莲教不是小事。

而且唐塞儿和自己在老爷子眼皮子低下议事,这更不是小事。

最为主要的,还是在于这些事,都是自己瞒着老爷子在私下做。

老爷子对自己的信任不可能不大打折扣。

但怎么解释?怎么解释唐塞儿的存在?为什么要将唐塞儿私藏在皇宫?

有什么目的?

这些都需要朱怀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。

借口可以随便乱编,但怕就怕在07,在用其他谎言填补上一个谎言,若是被发现之后,老爷子恐怕永远不会再信任自己了。

朱怀一个头两个大。

今夜无眠,朱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。

他起身,本想命人去煎药,忽又发现宫内似乎没有太监和婢女。

整个清宁宫安静的如同鬼魅。

忽然,一个轻轻的脚步声响起。

“谁?”

朱怀惊讶的问道。

“殿下,是奴婢。”

宝瓶走了过来。

朱怀有些哑然,不解的看着宝瓶。

“你来做什么?”

宝瓶怯生生的道:“殿下,奴婢知道清宁宫现在无人可用,奴婢又听何同知说殿下病了,奴婢来给殿下煎药。”

当初朱怀为了朱允熥,也救了丫鬟宝瓶。

宝瓶一直念着朱怀的恩情,一直找不到机会报答。

“不必了,被人看到,你少不了麻烦。”

宝瓶执拗的摇头,道:“殿下,奴婢偷偷过来的,您放心,绝不会有人看到,奴婢给您煎药去。”

她说着,将朱怀手里的中药拎走了。

朱怀也没有多说什么,朱允熥找到一个不错的爱人,这小丫头乖巧懂事,虽然出生不高,但懂得报恩。

朱怀心里也颇为欣慰。

他回到书房的书桌上。

书桌上又堆积了不少从交趾来的奏疏。

交趾海军那边上疏,吴桢上陈曰:有贼寇藏匿吕宋三佛齐,此两国收纳汉人海寇,时于海面抢劫商船,臣祈礼部发国书于此二国,勒令其尽快驱赶藏匿海盗。

随着交趾港的开通,南疆海岸往来船只越来越多,南海上的海盗也日渐猖獗起来。

大明只要出兵,他们就逃会吕宋三佛齐和琉球诸岛。

若是大明不出兵,他们就继续出来抢劫。

天下只有千日做贼,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,吴桢建议从根本上解决海盗藏匿的问题。

只要三佛齐和吕宋琉球等国不敢接纳海盗,他们便没有淡水资源可以补充,而且大明在海域上猎杀盗贼,也就毋需考虑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。

朱怀将此事记在心里。

交趾那边除了吴桢来了上疏,解缙也来了一封。

朱怀看着眉宇直蹙,这封上疏却是占城国的。

占城那边说占城和交趾交接的三十里地界,是早年被安南国侵占的,希望大明可以将他们固有国土还给他们。

除此之外,他们还引经据典,找了许多典籍去证明那三十里地界是属于占城的铁证。

这些外交上的扯皮,虽然朱怀可以用强硬的理由去回绝,毕竟大明的综合国力,已经足以碾压占城整个国家。

但如此一来,大明就不占着理了。

现在世界不仅仅只有大明一家独大,西方许多国家都在垂涎东方这座财富巨国!

如果他们抓到渔轮漏洞,有了出兵的理由,那么掀起战争的后果不可估量。

朱怀没有草草的回复解缙,此事还是需要让六部好好去商踱一下,看看最终用什么办法解决。

没多时,宝瓶端着中药走来,朱怀喝了之后还打算继续处理交趾的事宜。

宝瓶说,何广义交待过她,需要让朱怀早些休息。

其实看到朱怀如今这副疲惫的样子,宝瓶心里都不是滋味。

一个丫鬟,都能感受出现在的朱怀,肩膀上究竟扛着的是多么大的压力。

不仅国事需要他处理,东宫的事,朱元璋的事,都需要他默默的扛下来。

但殿下从没有抱怨过一句,依旧按部就班的默默做着所有事。

朱怀见宝瓶跪地不起,便道:“好,我知道,你也早些回去,若被有心人发现,你恐要遭殃。”

驱赶走宝瓶,朱怀便继续坐在书桌的灯光下。

宝瓶回头看了一眼,幽幽叹了口气。

大殿下之所以能成为皇储,他们这些丫鬟奴婢们都心悦诚服。

虽然她心里是爱慕着朱允熥,但不影响她对朱怀的尊敬!

这样的男人,值得任何人尊敬!

夜深了,外面还下着雪花,朱怀看了一会儿交趾的奏疏,只感觉阵阵困倦席卷而来,便回到胡床上迷迷糊糊睡了一觉。

……

这一夜还算平静,朱允炆在皇宫陪了朱元璋许久。

翌日一早,一封奏疏下到六部,朱元璋着令大明皇二孙,大明吴王殿下朱允炆,世居于应天,可不去就藩。

这封圣旨,顿时掀起了朝中无数人的波澜。

好一些言官科道纷纷上奏书,严厉呵斥朱元璋这种做法于理不合。

所有人都希望朱元璋按照规制,于明年让朱允炆出外就藩。

然而雪花般的奏疏进入皇宫之后,便再也没有任何回应,仿若石沉大海一般。

昨日本该是朔望朝参的大朝会,可朱元璋却推掉了大朝会。

他们本以为今天会顺延大朝会,但依旧没有等来皇帝的命令,反而等来了这么一封令人捉摸不透的圣旨。

当消息传入到朱怀耳朵之中,朱怀也震惊了。

老爷子并不让朱允炆去就藩了?

这事儿看似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却代表了老爷子的一种态度。

他在告诉朱怀,皇储未必就不能改变!一切都是他朱元璋一家之言!

朱怀背着手,默默的站在东宫前,看着天空洋洋150洒洒落下来的雪花,不由心里更加忧愁。

铁铉来过一趟,才走不久。

随之而来的就是蓝玉常茂六部文官等等。

没有人知道朝廷内宫发生了什么事,朱怀也没有对他们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
然而纸包不住火,或许是朱允炆,也应该只有朱允炆。

于是朱怀私藏白莲圣女的事被传了出去,宫外掀起一阵波澜。

朱怀本以为朱允炆能借着这次机会好好表现,但是他高估了朱允炆。

烂泥扶不上墙!

如此大张旗鼓的将皇家丑事,将他朱怀的混账事传出去,丢的是皇家的脸!是朱元璋和皇储朱怀的脸!

老爷子是对自己生气,但绝不是要让这件事闹到宫外去。

朱允炆这是自己在作死!

婚期越来越近,今天朱怀又去了一趟皇宫,惯例没有找到老爷子。

连续三次入宫,老爷子都没有见自己。

朱怀心下喟然一叹,看来这次事态真的开始不受自己控制了。

不过好消息是,锦衣卫诏狱那边,也没有接到老爷子的命令,锦衣卫也没对廖家兄弟和唐塞儿动刑。

所有的事都这么被晾了起来。

朱怀还有许多事要处理,交趾那边的事本想去六部商讨,但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敢越过老爷子去做任何事。

哎!

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难办,朱怀忽然有种无力感。

“咳咳。”

他披着披风,身子依旧还有些羸弱,撑着油纸伞,缓缓的朝宫外走去。

索性,老爷子还没有给自己禁足,不幸中的万幸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