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74、因势利导!(1 / 1)

这一个月内,应天悄然上演一场巨变。

波及到许多办公衙门,乃至地方办公效率极其低下。

在八月初八这天,山东发生了一场大事。

事发山东都指挥使司,安在山东德州的一支军营内,出现了一名逃兵。

正在军队训练期间,一名军兵借小解的借口,打晕几名看守的兵卫,而后逃之夭夭,一路直朝北平奔袭。

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胡开山。

三日之后,他抵达北平的南边境,顺利摸进了北平境内。

其鱼鳞黄册和户籍,都是偷盗的,一眼就被守门的士兵发现。

不过士兵们并没有打草惊蛇,迅速将此事禀告到潜龙卫指挥所。

纪纲此时正在审阅公文,听守门士兵说北平来了一名可疑之人后,瞬间警惕,且让潜龙卫开始着手调查胡开山的来路。

中午时分,纪纲回府邸吃饭。

最近他日子过的并不好,潜龙卫都指挥刘祺处处在打压自己,或许自己的急功近利被刘指挥看穿了,纪纲的权柄正在一点点被蚕食。

如果这段时间,再不做出点成绩,他在潜龙卫将会被边缘化。

上次好不容易抓捕到一名锦衣卫,却什么消息都没打探出来,最后被朱棣狠狠训斥一番,狼狈结束此事。

他现在亟需功劳,以便在潜龙卫站稳脚跟。

纪纲心不在焉的回到府邸。

自从纪姝来后,纪纲很少会在潜龙卫吃饭,这些日子,纪纲正寻思给纪姝寻一门好人家。

纪纲回到府邸,习惯性的先朝书房走去。

刚到书房,却见一名身穿墨绿‘公子’正鬼鬼祟祟站在书房前。

“谁?”

纪纲抽出腰刀。

宁沐雯回头,看了一眼纪纲,道:“纪大人。”

纪纲见到宁沐雯,这才放松警惕,问道:“宁公子这是做什么?”

宁沐雯道:“闲着无聊,随便转转。”

恰这时,纪姝端着菜肴走来:“阿兄你回来了?今天我邀请宁公子来做客,阿兄你快些来吃饭吧。”

纪纲狐疑看了一眼宁沐雯,然后笑着对纪姝道:“好,你们先去,我马上过去。”

宁沐雯点点头,便随着纪姝朝外走去。

纪纲见两人走远,先蹲下身子,见到书房的门缝中夹着的树叶还在原处,并没有掉落,他微微点头。

随后他推开书房的门,仔细看着书房内的大理石地板,又想起刚才宁沐雯泥泞的布鞋,这才彻底放心下来。

纪纲将门再次关上,将树叶放入门缝,然后小心翼翼将书房的门上锁,这才去了中厅吃饭。

“宁公子来北平为了什么?”

午饭期间,纪纲随口问宁沐雯。

这些日子,他并没有放弃对宁沐雯的戒心,依旧警惕着宁沐雯。

作为潜龙秘探的指挥同知,纪纲心思十分细腻,嗅觉也很是敏锐。

虽说他查过宁沐雯,但却也没有放弃戒备心。

宁沐雯随口道:“谋生计。”

纪纲笑道:“哦?不知宁公子找到什么差事了么?”

宁沐雯摇头道:“还没有。”

纪纲眉毛一挑,道:“宁公子武功不弱,不如,本官给你走个路子,安排进入北平府,做个捕快也未尝不可。”

宁沐雯想了想道:“成,那有劳纪大人了。”

“对了,纪大人在什么衙门高就?”

纪纲笑道:“燕王府,算不得什么衙门,就是帮着燕王跑跑腿办点事。”

宁沐雯哦了一声,也没有多问,一顿饭很快吃饭,宁沐雯对纪姝道:“纪姑娘,谢谢请客。”

“先走了。”

她说完,又对纪纲道:“劳烦纪大人了。”

纪纲笑道:“不麻烦。”

等宁沐雯走后,纪纲陷入沉思。

他自然不想让宁沐雯进入北平府衙,如果可能,他希望宁沐雯进入潜龙秘探。

不过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,还要试一试宁沐雯才行。

“对了阿妹,哥给你在军中找了一户不错的人家,赶明哥送点礼过去,你们寻个机会见见便是。”

纪姝一愣,道:“阿兄,我……我还……”

纪纲道:“不要推脱,女大当嫁,长兄如父,就这么定了。”

……

纪纲回到潜龙卫,第一时间找到指挥使刘祺。

“大人,有件要事要和您汇报。”

刘祺噢了一声,抬眸看着纪纲,道:“什么事?”

纪纲道:“卑职查到一名形迹可疑的人。”

刘祺狐疑的问道:“怎么?哪里可以?”

纪纲道:“户籍作假

。”

“此人叫什么?”

纪纲回道:“尚且不知道,卑职让人跟了。”

刘祺思忖片刻,道:“本官知道了,你且不要跟了,本官派人跟。”

纪纲没有多说什么,点头道:“卑职告退。”

等纪纲出了指挥所。

便对身旁亲信道:“将咱们的人撤出来,刘大人亲自派人跟着。”

那亲信脸色有些不悦,道:“纪大人!凭什么啊!人是我们发现的,功劳却让给刘指挥?”

纪纲冷笑道:“你将咱们的人抽出来之后,尽量给对方安排一个合理的身份。”

“啊?大人这?”

纪纲嗤笑道:“如果刘指挥查不出什么问题,却由我们查出来问题来了,呵呵,你说燕王殿下会怎么看刘指挥?”

“等着,用不了多久,本官就能取而代之。”

那亲信有些兴奋,激动的道:“卑职这就去安排!”

“等一下。”

纪纲道:“在找两个人,去试一试纪姝旁边那名‘公子’,试一试他的身手和警觉性。”

“好!”

……

北平王府。

姚广孝在煮茶,他煮的不是明朝的茶艺,而是唐朝的。

茶水里面放了油茶叶生姜胡椒橘皮枣。

朱棣很是好奇,姚广孝却说唐人的茶比明朝高明,因为能体验出酸甜苦辣,这才是禅理。

朱棣不解。

姚广孝笑了笑,又道:“古人煮茶,讲究顺其自然,恰如应天城那边一样,虽然我们没做什么,但潜龙秘探因势利导之后,风向就完全变了。”

“这一场蓝玉的危机,和咱们无关,却又和咱们有关。”

其实在蓝玉屠戮倭奴之后,姚广孝就开始着手布局。

他当然不会刻意的去要求应天城的文官做什么。

他没有这个能量,也不敢继续对朱怀使用任何手段。

所谓因势利导,就是在看到事情苗头和风向之后,提前加以引导。

朱棣不知道姚广孝做了什么,明明什么都没做,却让应天城的文官集团和朱怀决裂了。

除了佩服,朱棣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姚广孝。

他小心翼翼的道:“广孝,你说这次,朱雄煐会妥协么?”

只要借着文官的手,杀了淮西武将集团,得利最大的,一定是北平。

蓝玉实在太厉害了,那群淮西武人实在太厉害了!在平倭一战中,朱棣看到了蓝玉真正的实力!

这一场战争,蓝玉将他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。

也因为此,朱棣才恐惧蓝玉!担心整个淮西武将集团!

姚广孝不置可否的道:“静观其变罢。”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