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87、治国政令!(1 / 1)

“反天了!”

老爷子听着朱怀说着城南的事,面色有些愤恨。

“要好好整治整治。”

“五城兵马司是干啥吃的呀!”

朱怀道:“这在京师眼皮子底下,都有这么多黑势力在,其他地方呢?”

“官黑勾结,官府有了权,给一部分人充当保护,如此往复下去,看不见的地方会是啥样?”

朱元璋眼神有些无奈,他的思想觉悟很高,知道民是大明的基石。

可下面的人未必能懂得这个道理。

自古一来,小民都是最好管理也是最好欺负的,治民很考验各地的官府,与其说皇帝在治民,不如说他们在治官。

只要官府觉悟高点,地方上会少了很多麻烦。

可这种事从古至今都无法杜绝。

“这件事要重视下去,大明不允许出现土皇帝!”

朱怀点点头,中饭之后,和老爷子闲聊一会儿,郑和便叫走了朱怀。

望着朱怀离去的背影,老爷子轻轻叹口气。

“忙了,忙了呀!”

自从朱怀执政之后,虽然尽可能的抽时间来看望老爷子,可还是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国事上。

老爷子不是不想拉着朱怀一起安享晚年,可不允许。

他孤独的叹口气,背着手去找重孙了。

朱怀再次回到养心殿。

三阁老此时已经在养心殿外等着了。

“进来说话。”

朱怀背着手走进去,三阁老紧随其后。

“臣等……知罪!”

朱怀看了几人一眼,道:“都看出什么门道来了?”

三阁老轻叹道:“城南一片惨象。”

朱怀嗯了一声,又道:“五城兵马使来了么?宣他来。”

少顷,陈泾之战战兢兢走来。

“臣五城兵马司陈泾之参见殿下千岁。”

朱怀面无表情的道:“陈大人起来吧。”

“你告诉孤,京师治安该怎么治?心里有没有方案,要不要孤给你去打下手?”

陈泾之颤抖的道:“臣不敢,臣管理不善,请殿下治罪。”

朱怀沉默了一会儿,道:“一个月吧,孤给你一个月时间,年底前将这些事都杜绝了。”

“若是发现有官府的人包庇着,严惩不贷,罪恶重大的地痞流氓,该抓的抓,该杀的杀。”

“你们是当官的,不是给朝廷当牛做马,孤抽一鞭子,才想到去做事么。”

“你五城兵马司就是负责京师的治安,辖下这么多漏洞不想着改善,却天天坐在衙门喝茶吹牛,你觉得合适吗?”

陈泾之脸颊臊红一片,急忙道:“臣知罪。”

“下去吧。”

朱怀挥手。

等他走后,朱怀压抑的怒火爆发出来。

他和陈泾之割着几个等级,也没办法对陈泾之发火。

但内阁不同,内阁是朱怀直管的机构。

他黑着脸看着三阁老:“你们是不是觉得就这样没事了?”

“国家出了蛆虫,你三个要负全责!”

三阁老一颤,忙抱拳弯腰道:“臣知罪。”

朱怀道:“耳朵都出老茧了,告诉孤,怎么办?”

杨靖分管着刑部,出列道:“臣建议下令到全国各地按察使司,联合都指挥使司开启专项整治工作。”

梁焕也出列道:“臣建议都察院到地方巡查。”

朱怀点点头。

詹徽补充道:“臣再建议设专门的监管机构,一旦民间发生这种恃强凌弱之事,可直接举报,官府务必第一时间办案。”

事中的治理,和事后的完善,内阁都考虑的很周道。

朱怀点点头,道:“专门的监管机构就不设了,官僚机构不能在冗下去了,现在朝廷拖欠的俸禄还没完全还清,再继续设官府,不是拖垮财政口子?此事以后交给地方按察使司负责罢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朱怀有些凝重的道:“这件事不要和孤打马虎眼,孤要朝死了治,而且是未来数十年的国策,听清楚了?”

“遵旨。”

……

此项政策在洪武二十八年年关前大规模开启。

城南是重灾区。

五城兵马司不断开始定点扫除泼皮和无赖,冰天雪地,随处可以看到五城兵马司的兵马在城南缉拿一批批人归案。

混乱的摊位,好一些乱收费的恶霸们,一批又一批被狼狈带走。

城南百姓随处议论纷纷。

“奇怪呀!”

“官府为啥开始整治这群害虫了呀?”

“不晓得,不过真是大快人

心!”

“皇太孙治下,咱大明越来越好了。”

“比老皇爷在的时候还要好!”

“扯淡了不是?老皇爷做的不必太孙差,没有老皇爷,咱能有这安稳日子么?”

“祖孙两人都牛!”

“快快快,那边又有人被抓了,去揍那群恶霸去!”

一群年轻男人和妇女们,纷纷朝前跑去,逮着那些曾经欺辱他们的恶霸便拳脚相加。

官府对此也都漠视不管,任凭百姓出气。

好一些百姓甚至还拿着鸡蛋鱼肉一类的赠送给五城兵马司的官兵。

这让官兵们又羞又臊。

不过感受到百姓发自内心对他们的认同,官兵们心里那点荣耀感油然而生。

胡家婆媳听着邻里的议论,婆媳两人相互看了一眼,眼眸中都有些震惊不已。

前不久有一群泼皮在他们宅院前被打的不成人样。

后面又有一群家奴在保护他们。

这才过了多久,朝廷就迅速出手,开启大规模整治工作。

当初来看望婆媳的那两个贵人是谁,似乎都呼之欲出。

婆媳眼中带着感动,带着骄傲。

那老妪拉着旁边的小男孩,语重心长的道:“孩子,长大了……要为国家效力呀!”

“我要像爹爹那样成为大明的大英雄!”

“我也是!”

“爹爹啥时候回来呀。”

听着三个孩子的话,婆媳二人眼眶再次湿润。

五城兵马司的人出手迅速,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,城南焕然一新。

百姓们交口相赞,皆感慨着朝廷的强大和威武。

除了京师如此,地方上更是如惊弓之鸟,个地皆风声鹤唳。

……

湖广某州府。

几名恶霸眼神惊恐。

“按察使司根本不见我们。”

“所有官面的人都在和咱们撇清关系。”

“要出大事了呀!”

“老子听说朝廷下了决心,要整治咱们。”

“逃吧,躲起来!”

话音刚落,一群衙署的官兵粗暴的踹开大门,持刀将他们围住,然后拿着铁链将他们全都枷了起来。

……

徽州府某地。

“老大,最近风向不对呀!”

“咋了?”

“我听闻朝廷设了专门的举报机构,专门举报咱们。”

“朝廷是不是下了什么政令?”

“不知道啊。”

一群人正在商讨着未来该怎么办,一群官兵蛮横冲了进来。

“抓起来!”

朝廷的政令下来之后,地方官府不遗余力的开始专项整治。

短短一个月时间内,各地方整出恶霸泼皮等势力一百多起。

除了这些人之外,还查出了三名包庇地方恶霸为害乡里的官吏。

地方上,无论官府还是地方势力,都感受到了朝廷的变化。

内阁下出的一纸国策,短短不到一个月内,就覆盖了各地官府。

按察使司以最快的速度配合内阁,开启了专项整治。

除了按察使司,都察院也下到地方暗查押。

这种办公效率纵观整个洪武年间,都没有这么强大。

这代表着朝廷的吏治和办公效率正在逐渐强大起来!

这一封政令,在地上下掀起硕大的波澜,惠及了各地方百姓。

地方上哪里的百姓都在吹嘘着大明的强大,吹嘘着大明皇太孙的刚硬。

还有一些读书人,甚至将大明皇太孙和唐之李世民对比。

有些激情的读书人甚至觉得唐太宗也不过如此。

当然还有更多的读书人认为唐太宗比朱怀伟大多了。

这种辩论,迅速在民间扩散,双方各执一词,言辞激烈,却始终没有个定论。

无论如何,他们能将朱怀和唐太宗拉起来对比,就足以表明朱怀在代执政这段时间的作为是极其伟大的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