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35、布告藩王!(1 / 1)
凿齿布政司最近也不太平。
当朝廷关于假币案传到凿壁齿布政司之后,解缙第一时间召开了三司会议。
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,三司衙门的长官齐聚布政司。
解缙脸上带着几分怒气,厉声道:“朝廷出了假币案,诸位已经知晓了吧?”
按察司急忙出列,道:“本官已经最快速度在境内盘查,假币并没有流入凿齿境内。”
解缙淡漠看了他一眼,多年来的官途生涯,已经让解缙拥有很强的气场。
“都指挥使司呢?徐大人有什么要说的?”
徐膺绪沉默片刻,道:“本官会配合按察司调查。”
解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:“那徐大人可知道,铸造假币的那批铜矿是从我们这里流出去的?”
徐膺绪大惊失色:“怎么可能?”
解缙厉声道:“此事诸位都不要伸张,徐大人你秘密查一查,看看都司军中,是不是有人在走私铜矿!”
徐膺绪冷汗涔涔,若是假币的铜矿真是从都司走私出去的,那他这个指挥使要全权负责。
“好!本官马上去查。”
解缙提醒道:“兹事体大,一定要好好查,若是真从我们这里流出去的,我们第一时间去信朝廷。”
“凿齿境内还需要加强官吏,咱们三个衙门也不能放松警惕,这里山高皇帝远,但并不代表咱们辖下就是法外之地,若是真查出来什么,从重处理。”
“好!”
三人面色都十分凝重,简单的开个小会之后,三司长官纷纷散去。
……
大宁都司。
宁王府最近显得十分安静。
自从户部都察院和刑部介入到大宁之后,宁王便深居简出,他从不干涉三衙门的工作,也不允许王府任何人干扰衙门的工作。
是非公断,都有三衙门自己去处理。
宁王敢肯定,给这三衙门一百个胆子,他们也不敢偏袒任何人。
以莫铨为首的商贾已经被控制起来。
三衙门这些日子在连天加夜的审查。
审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。
莫铨将所有罪名都自己背上了,他没有牵连任何一人,只是说自己一时起了贪念,所以才会选择铤而走险。
刑部那边将莫铨的家眷给控制住了,不过有些奇怪的是,大宁布政司的鱼鳞黄册显示莫铨在大宁还有一名六岁的小儿子。
但刑部去抓人的时候,却并没有发现这小男孩的踪迹。
莫铨的说法是他的小儿子染了疟疾,早早死了。
此事是关乎到成千上白条的人命,三衙门无论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,也不会逼迫莫铨说任何违心的话。
如此一来,就导致案件推进十分缓慢。
又加上莫铨将所有罪名都背在自己身上,三衙门也没办法继续深入下去。
不过无论如何,这件事应当是和宁王没有丝毫关系了。
三衙门也不能在继续浪费时间,迅速将案子结案。
……
大宁这边的结案是在春三月初。
同一时间,凿齿都指挥使司也抓出了三名百户和一名千户参与走私铜矿。
凿齿按察司第一时间介入审理此案,这三名百户和一名千户也都老实交代走私的事。
但对于假币,他们自然一概不知。
同样在三月初,凿齿布政司也宣布结案,两个地方都很有默契的在三月初六这天,将卷宗送入到了应天。
春雨贵如油。
三月份的应天,偶尔会下几场春雨。
今日一早,天空又开始淅淅沥沥下了起来。
不过还好,如今已经到了深春时节,天气也不算冷,一场雨下了下来,格外的沁人心脾。
朱怀今天起的很早,早早的来到养心殿处理政事。
大宁和凿齿布政司的调查结果全部都给了下来。
朱怀立刻让郑和宣见内阁六部,准备开一场小朝会。
没过多时,内阁六部的部堂纷纷朝养心殿走来。
“微臣等参见太孙殿下千岁。”
朱怀示意他们不要多礼,然后将大宁和凿齿布政司的调查结果给一众部堂看。
大宁那边没有深入查下去,也查不下去了,莫铨不过只是一介商贾,居然敢将如此重罪全部担了起来。
背后的人一定是他得罪不起,也不敢得罪的。
三衙门查出来莫铨还有个小儿子早些时候死亡了,至于是不是死亡,朱怀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内阁六部将两地调查的结果看完,纷纷震惊不已。
刑部尚书兼内阁阁老杨靖认为这案子还有玄机。
不
过他也没有说下去。
众人心里都有些心照不宣,要是查下去,恐怕也未必能查出来什么,而且指不定会大兴牢狱,不利于江山稳定。
案件查到莫铨,大概也就宣布结束。
朱怀看着杨靖道:“此案刑部量刑吧,该怎么罚怎么罚,皆从重处理。”
“五军都督府那边也要给出凿齿军中的两百户一千户处理结果来。”
众人急忙抱拳道:“臣遵旨!”
本来他们以为今日朝会到此就结束了。
但没想到的是,朱怀还有话要说。
他淡淡乜了一眼内阁六部等高官,最终目光定格在户部侍郎傅友文身上,道:“流入市面的那一批假币怎么处理?”
这些日子,傅友文一直在和户部研究。
听到朱怀的话后,傅友文出列抱拳道:“启奏殿下,臣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,此事实在难有两全,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假币案的始作俑者公之于众,同一时间,户部自负盈亏,以洪武通宝,换取市面的假币。”
詹徽出列反驳道:“此事,错不在朝廷,民间该有辨别假币的眼光,臣认为,百姓当自己承担亏损。”
詹徽说的话很中肯,若是朝廷承担了这笔损失,在有下一次,亦或者有别有用心者继续冒死铸造假币,当如何?朝廷还要填补吗?长此下去,朝廷的财政直接就能被压垮。
朱怀沉声道:“此时先按照傅大人的意见去做,同时告诫民间百姓,要加强辨别钱币真伪,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”
百官闻言,不在多说,纷纷抱拳:“皇太孙殿下,贤!”
朱怀压了压手,示意众人禁声,继续道:“傅大人在此案中劳苦功高,且历年来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,孤欲擢升傅大人为户部尚书,诸卿可有意见?”
傅友文一愣,眼中顿时冒着精光,感恩戴德的看着朱怀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众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。
傅友文激动的出列,抱拳深深弯腰,激动的都有些失声。
虽说他现在是户部部堂,但始终只是个侍郎,和詹徽李原钟勖他们还是差了一个级别的。
他在户部侍郎这个位置做了七八年了,如今终于被擢升为户部尚书,可以详细心里该多么的激动。
“臣谢皇太孙殿下恩典!”
朱怀挥手道:“傅大人不必客气,你的能力孤相信。”
“谢殿下。”
傅友文起身,恭敬站在一旁。
朱怀环顾着众人,继续道:“内阁诸事务繁杂不一,内阁的压力也大,为了让内阁更安心处理政事。”
“孤打算调整杨阁老和詹阁老的职位。”
杨靖和詹徽一愣。
虽然他们心里清楚,这一天迟早会来,但没想过会来的这么快。
“刑部和吏部是大明重中之重的衙门,尚书之位不可缺失,内阁事务繁多,也没办法尽心尽力兼顾到部堂事务。”
“孤欲升刑部左侍郎夏恕接替杨阁老刑部事宜,吏部左侍郎杜泽接任吏部尚书詹阁老事宜,诸位以为如何?”
事情关乎到杨靖和詹徽,两人纵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,还是不能出面表态。
至于其他衙门的部堂高官,他们料定了朱怀要在老爷子大行宾天之前调整人事位置。
又加之前不久3.9都察院才被调整过,现在自然没人敢和朱怀唱反调。
众人纷纷抱拳道:“臣等谨遵殿下旨。”
朱怀点点头,道:“当然,两部堂长官能不能升任衙署内事务,还需要用一段时间看。”
“前些日子孤就说过,孤要的大明朝廷,是能办实事的人,而不是溜须拍马之辈。”
“此二尚书是孤提拔上来的,倘若其能力不济,孤也会另选人选。”
“此事就此定论,吏部那边早些造册吧。”
“臣等遵旨!”
三月初的一场小朝会在春雨中结束。
到中午时分,内阁六部各部堂高官纷纷告退。
朱怀则朝东宫走去。
老爷子百无聊赖的躺在摇椅上,静静的看着外面的春雨。
见着朱怀,老爷子眯着眼笑道:“大孙过来。”
朱怀赶紧走过去,笑着道:“皇爷爷这么悠闲?”
朱元璋呵呵道:“又没啥事,不悠闲做啥?眨眼春天就要过完了。”
“大孙。”
“嗯。”
“下旨吧,年关的时候召见诸藩王入应天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