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第六回:又遭暗算(7)(1 / 1)

几个姨太太,也没一个想留下,都在准备离开,找地方过自己的小日子。

大太太忙上忙下,把古大疤子送上山埋葬了,自己也病倒了,昏昏噩噩,人事不省,管不了事了。

家里下人基本跑光,姨太太等女眷们,都卷了不少私房钱;

有的存在女儿家,有的存在亲戚处,都作好了应变准备。

现在古家由大姨太当家作主,她天天在算计变卖家财,好捞更多的钱;

让自己走时,行囊更鼓一些,未来的日子,更好过一些。

二姨太、四姨太这些时,与大姨太跟得紧,成天在她屁股后面转。

目的就是古家偌大家产,能跟着分一杯羹。

三姨太好象世外之人,对这些不管不问。她还一天到晚唱戏闲暇,根本不管事。

孟晨瑶无处可去,还在古家待着熬一天算一天。

春华因是“家生子儿”,一时也走不了,跟着孟晨瑶“钉”在这儿了!

按当时风俗,孟晨瑶是要留在古家,给古时金守节。

这儿民间的规矩,除了古家人把她赶了卖了,不然,她哪儿也去不了。

大姨太几乎卖光古家产业后,开始把眼睛前盯到屋里了。

屋里一切值钱的东西,她都不会放过。见孟晨瑶如水一般的年纪,长得花朵儿一般模样儿。

觉得这个女孩子,留在古家守活寡,真是有点可惜了!

反正,这个家马上分崩离析,撑不不多久。

不如趁现在手里掌权,找个有钱的人,把这个小姑娘卖了,落得一大笔钱财,何乐而不为

因此,大姨太就跟四姨太商量,找个老板或妓院把孟把晨瑶卖了。

四姨太开始不同意,想留孟晨瑶给她儿子守节。

但经不住大姨太苦劝,说妹妹你也不想想,这个屋里马上要散伙了!

你未必还存有什么念想,在这鬼地方过生世?

当年,我们花枝儿一样的人,都是被那死鬼,连抢带骗弄来的。在这家里过着人不人、鬼不鬼的日子。

现在,那老鬼死了,大太太病得人事不省,也撑不了几天。

我们正好趁这时机,好好捞一笔养老钱。

等那节骨眼儿一到,大家都做鲤鱼脱却金钩去,摇头晃脑不回来。早点离开这鬼地方,早谋自己的生路去。

那姓孟的小丫头,留在这儿,碍手碍脚还打眼睛。

你想她在古家给你儿子守节,这是不可能的:

一是你自己也要走了,还管得了这里的事?

二是她这么小年纪,怎么可能长守?

三是你想留她长守古家,还得为她留下一笔养命钱,将来给她过日子!这是放屁打嗝,两头都亏的事儿。

现在,趁着这小丫头年轻姿色好,我们在这屋里能当家作主;

干脆把她卖了,弄几个小钱钱儿二一添作五,这才是赚钱的买卖!四姨太听了也觉得有道理。

这个时候,三姨太突然插了进来,说她也是古家姨太太,大家一样的身份,一样的地位!

凭什么你们一个个卖田、卖地,就地分赃,都不跟我说?

别以为我不知道,我只是懒得跟你们计较!

现在孟晨瑶这丫头,你们也要卖,那我就来论道论道,可由不得你们两个人私自作主了!

三姨太横插一杆子,把大姨太、四姨太计划打乱了。

她俩再无所顾忌,但也得给三姨太面子!

本来,私下变卖家产的事,做得不地道,瞒着大太太不说,还一点儿也不分给三姨太。

别看她不计较,但人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,也可能留了什么后手,让她们竹篮打水一场空!

因而不能把她不当回事儿!所以,三姨太一出面,大姨太和四姨太只好跟她打商量了。

大姨太、四姨太,原先是想把孟晨瑶卖到窑子里,像这样好看女孩子,只有窑子老板看得中,愿意出大价钱。

三姨太不同意说:“这样害了人家,人家本是世家出身,水嫩的年纪,你们却把她往火炕里送,要不得,要不得!”

她告诉两个姨太太,想卖个大价钱,不一定卖到那个肮脏地儿。

我那师侄的戏班子,在这一带很有名气,侄媳年纪渐大,花旦也唱不了几年。

他们这几年一直想找个好女孩,到戏班子学唱花旦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