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老国公的重视(1 / 1)

萧瑀彻底傻了。

他的确瞧上了汝南公主,即便她拥有先天疾病,寿元无多。

可那首诗给予的名望后,在这些世族眼中,所有的缺点都不复存在。

为了名望,娶个公主,可谓是好处无穷。

甚至……

他们并不介意自己的儿子,在汝南故去后保持单身,留下千古佳话。

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,都有着大大的好处。

论沽名钓誉,没有人能玩得过他们。

可是……

李世民又又拒绝了。

“是因为当年我没有同意与陛下联姻吗?”

“可这嫁姐妹又是啥意思?”

萧瑀低头思索,彻底懵了。

这个老狐狸,觉得李世民这话大有深意,绝不可能是表面那意思。

毫无疑问,李渊很能生!

在被李世民夺了皇位后,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,相继有五六名嫔妃怀孕!

也不知道这位老皇帝,哪来的这么强的战斗力。

都六十岁了!

当然,最郁闷的可能是李世民。

明明年纪不小了,还得跟那些光屁股的小孩们称兄道弟。

只是……

娶了李渊的女儿,可就算不得跟李二联姻了。

毕竟这位皇帝,可是造了他爹的反!

“臣不敢,莫非汝南公主也已许配?”

李世民揉着眉心,觉得很头疼。

“朕这个女儿自幼羸弱,感情的事,随她去。”

萧瑀活了这么久,眉毛都要秃了,更是统领朝堂百官,隐隐也猜到了什么。

但具体的,尚且不敢多想。

因为过于惊世骇俗了。

但两晋南北朝后,无论发生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,人们都能接受。

特别是萧瑀。

此时他更是拱手道:“臣以为,新丰候确有大才,可征召到朝堂为官,如此可昭告天下,朝堂绝不埋没人才。”

李世民来了兴趣。

他何尝不想给这便宜儿子一个好前途?

但他们“父子”相见,又会是什么结果?

这段日子,他可是一直在纠结。

一方面觉得贪恋这种民间的亲情。

若是沾染了权力,便不纯粹了。

而另一方面……

则很想给便宜儿子一个很好的前途。

既然已经都是县候了,就应该给予更好的机会。

“宋国公以为,该给予他什么职位?”

“臣以为,新丰侯所创的长安半月报极妙,可到中书省为官,掌管宣发旨意事宜。”

萧瑀不可谓不重视。

他对长安半月报,过于喜爱,几乎可以说爱不释手。

甚至屡次嫌弃半月一报,速度太慢!

更迫切想要见到评议的林南,有些见解,相当独到,目光远远超越这个时代,仔细思索后又大有深意。

从报纸上,他就看出,林南的目光,至少超越了大唐千年,能够看到更遥远的未来。

这是了不起的人才!

故而,他觉得无论多么重视,都不为过。

李世民听到萧瑀的话,都愣住了。

“中书省乃是天下命令的中枢,他还有些年轻,就来到了这等权力中心,不太合适吧。”

他可不想将这单纯的儿子,放到一群老狐狸堆里!

可萧瑀根本不这么看。

“昔日甘罗,十二岁就当了丞相,林南又何尝不可?”

这话听得李世民心里一阵痒痒。

让自己的儿子当宰相?

的确很有诱惑力啊。

只不过现在大唐奉行群相制,宰相名头早就没秦汉时那么厉害了。

“或许,这件事可以做,但不应该是现在。”

思虑许久,李世民最终道:“朕会考虑。”

他并没有给答复,萧瑀这老狐狸也不会追问。

想必……

这老狐狸一定会去找林南研究。

也算是替自己去试探试探林南,看他有没有当官的想法。

“毕竟,这便宜儿子看似来闲云野鹤惯了,未必喜欢官场的氛围,更愿意在庄园里呆着。”

对于林南,他简直太了解了。

“可惜这皇帝当的,事务太多了,以至于朕都无法回骊山。”

“也不知道阎立本那道路修的怎么样了。”

李世民心头发热。

觉得若是能将道路早点修好,那就可以经常往骊山跑了。

可当得知相关消息后,他顿时笑骂道。

“这阎立本,给他师父修路还真的是下本啊!”

“按照他这个修法,过个几百年道都不会坏。”

“神仙也活不了那么久啊!”

李世民当即下了诏书,催促阎立本快些修。

至于另外一侧,则堆积着大量的谏言。

那些都是他按住不发的。

这些臣子,终于受不了长安的炎热,提议他早些前往仁寿宫避暑。

若是正常情况,他的确会按照常例,带领百官前去避暑。

毕竟清凉的气候,更利于办公效率。

可是现在……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