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第五十尾蓝(1 / 1)

现场,估计也就沈烨不紧张。

趁秦茗去准备的功夫,导演编剧聚在一起暗搓搓地商量:“诶,那下午的徒步十公里,要不要让老板参加?”

“你脑子瓦特了?还是想立刻被炒鱿鱼?”

“哎呀呀,你说到底咋搞咯。”

“把基础类的那些项目先挪上来再说。”

“行,行。”

巨象的艺人也忧心忡忡。

管令予:“老板是要全程和我们一起行动吗”

郁弦:“应该是。”

管令予:“我突然不想呆了。五公的solo曲目我还没练习。”

郁弦:“你别太消极。如果老板高兴,就用不着再每天苦练十五个小时了。”

管令予不满:“你对舞台的尊重呢?”

两人不欢而散。

运动员扎堆处的气氛则恰恰相反。

“十公里?好无聊啊。”

“晚上吃什么?”

“我想吃茶叶蛋。”

“我想吃盖浇饭。”

“别跑题了,你们看,这快问快答里考的问题应该都特别难,还是提前准备一下。”

“切,你好胜心干嘛这么强,看我给你秀一个。例题,和足球队10号在一起过的当然是啊龙博你拦我干嘛!”

“有镜头,别瞎说。”

秦茗在苏妙的房间里。

所有会出镜的服饰都是节目组准备的,熨烫好,铺在苏妙没来得及躺第二晚的大床上。

卡通发圈,白色泡泡袖短t,高腰紧身七分裤,马卡龙色运动鞋。

弄得秦茗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这个世界变年轻了。

言出必行。

她陷入女人才能体会的纠结中,边叹气边换下身上的缎面衬衫,一边把电话设置成外放。

“前台?是我。去一趟我家,把衣帽间左排的夏装帮忙寄到陵县。”

——

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,一身违和装束的秦茗吸引住所有目光。

多亏她的清瘦,以及脸上超脱世俗的淡然表情,把略带土气的衣服穿出北欧休闲风的错觉。

秦茗不适地拨弄一下绳圈。

她通常习惯披着头发。

“可以开始了。”

在导演组的精心安排下,热身环节从徒步十公里换成固定动作。

“请我们的明星队与冠军队互相匹配搭档组成六个两人小分队,一人仰卧起坐,一人引体向上,按总计数量决定首轮排名。”

“我有个问题,”朱舟举手,“台本上写的不是”

扮演画外音的主持人偷瞄一眼秦茗的脸色:“你不用管台本哈,来,咱们重新录一遍。”

秦茗静静旁观十一个人状况百出地演戏,等到属于她的桥段,敷衍地出列站一下以示尊重。

“你在想什么?”

“我在想,顺着朱舟的主意往下拍也不错。”

直到有只小飞虫从眼前飘过,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和沈烨说话。

“嗯,可惜晚了,”沈烨卷起手里的台本纸当放大镜看远方,顺便布置战术,“我引体,你仰卧起坐。”

秦茗自然答应。

如果换一换,她能做个负数出来。

这里不是她的战场,可以由沈烨说了算。

事实证明,运动员们的天资确实不需要台本辅助。

朱舟第一个上杆,试两下手感后,果断落回地面,反手就把上衣脱了:“啊这坎肩好烦!搞得我都做不起来。”

跳水的人,身材线条和鱼类一样流畅。

摄影师急忙举着摇臂三百六十五度环绕捕捉首个高光镜头。

导演则频频点头,笑得合不拢嘴。

大部分双人组合,都是男的负责引体,女的负责仰卧起坐。

到了李颖和郁弦这,临阵反过来。

“起开起开!”一米七的女中豪杰拍拍郁弦吊在半空中的腿,勒令他别做了,“娘们似的,我上!”

确实,在前三十秒的表现里,郁弦和已经出成绩的小分队完全是天壤之别。

他屈臂的速度像是卡带的电影胶卷。

“喂,我俩也换一下吧。”第五组的司茜防范于未然,捅了旁边的管令予一肘。

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。”

“朱舟你闭嘴。吵到我耳朵了。”刚下单杠的龙博大气不喘一个地提醒。

“老板,你要不要给沈烨点鼓励啊?”导演在场外q环节。

“哦,加油。”秦茗敷衍至极地来一句。

沈烨在擦防滑粉,抬头对着镜头正色道:“这一定是我听过最真诚的加油。”

正午的太阳晒得秦茗额头发烫。

她盯着地上不断晃动的影子看,默数沈烨上单杠后屈臂多少下。

他喘,不像累,更似借呼吸发力,气息吹在她的耳边。

害得秦茗数错了两回。

看到记分板,才发现到沈烨和彭濠并列第一领先。

热身虽轻松,可排名板往跟前一放,大部分人的斗志已经被激发出来,争着去给搭档拿垫子,准备仰卧起坐的比赛。

秦茗本没有打算认真参与,但周围气氛渲染地热烈,她也不好太消极。

六个垫子在地上排开。

第六组,自然离镜头最远。

沈烨帮她压脚踝。

秦茗迟迟不肯躺下,一沾到垫子就想像虾米似的蜷起来。

他居高临下,压迫感过强,她很没有安全感。

“我又不吃人,你赶快躺下,要开始计时了!”沈烨呵她,比吃人稍微不那么可怕一点。

“你别压的太紧”

“我又没使劲!”

隔壁,正在认真向郁弦传授仰卧起坐技巧的李颖一脸古怪地看戏。

秦茗和沈烨没拌嘴几句,哨声已经吹响。

“一分钟倒计时,预备,开始!”

连最有小姐脾气的叶菁菁都哼哧哼哧地卷成风火轮,场面一度十分热闹。

每组旁边都有裁判负责检查和技术。

“十一!”

“十五!”

“二十!”

六组。

“秦,秦总,您这头没碰到膝盖,不能算数的。”

“额,您上半身要碰到垫子才算回去。”

“一个。”

连沈烨都被气笑了。

白t恤皱起半边,她的侧腰跟纸巾似的薄,风一吹,陷下去柔软的弧度。

陷入他眼中的明暗交杂。

嘴上依旧不饶人。

“你能不能认真点?“

秦茗晃得头晕眼花,倒着瞥到计时器还剩十秒。

“我”

她试图辩驳,起来的幅度过大,猝不及防撞上沈烨的脸。

准确地说,是嘴角。

唇齿相碰。

“三,二,一,结束!”导演示意各组来报分数。

“管令予,五十二个。”

“郁弦,五十个。”

“叶菁菁,四十四个。”

……

“秦茗,十个。”

却说出了一种做满一百个的感觉。

——

趁沈烨去报分数的功夫,秦茗从包里取出湿巾,抿到连唇釉都掉光才肯罢休。

摄影师一直蹰在那,也不知拍到没有。

导演显然没看到,急急忙忙继续往下主持流程,避免提及老板尴尬的成绩:“好了,咱们再做个知识问答就结束!”

秦茗离沈烨站得很远,远到快和李颖组成一对。

“在场谁拿的金牌最多?”

朱舟:“送分题,彭濠。”

游泳,50米,100米,200米,再往上十几个项目,是赛制的先天优势。

“谁曾经当过奥运开幕式的旗手?”

龙博:“我自己。”

问题诸如此类,不知是提前认真背了台本还是他们互相之间的确熟悉。

轮到秦茗。

“在场,谁是唯一参加过04年的雅典奥运的运动员?”

2004年,雅典。

秦茗迷茫地望着天。

比天更古老的年份,比天还更像活化石的城市。

“龙博吧。”

她估计乒乓球是最长寿的项目。

“错咯,”导演艰难地举起唯一一个红牌,给出正确答案,“是沈烨。”

秦茗的思绪杂乱无章,忽地想起雅典旅游官博的那句“欢迎回家”。

原来沈烨参加奥运会,都已经十二年了。

沈烨是奥林匹克的化身。所以每次当他回到雅典,

it’sdefinitely‘welehome’

——《传记:沈烨》导语

书页/目录